4蒙面人坐吊篮钻进卢浮宫 7分钟偷走拿破仑王后皇冠耳环项链
2025-10-21 高处作业吊篮
产品内容介绍
巴黎的清晨被一场“空中劫案”打破宁静。10月19日,一伙伪装成实施工程人员的劫匪乘升降吊篮从外墙潜入卢浮宫阿波罗画廊,仅用七分钟就盗走多件珍贵珠宝,法国内政部长努内兹表示,被抢文物的价值“无法估量”;目前,嫌疑人仍在逃。
法国文化部19日公布消息说,9件“价值不可估量”的文物当天上午在卢浮宫博物馆遭抢劫,其中一顶皇冠已找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诺将作案者绳之以法,重申会加强遗产保护。
这场堪比电影的“卢浮宫大劫案”,目前已有部分被盗珠宝找回,这中间还包括皇后欧仁妮的王冠。
据警方消息来源称,4名蒙面人于9点30分抵达卢浮宫前的弗朗索瓦·密特朗码头。卢浮宫工作人员在看到入室盗贼后,立即前往安全区域避险。警报于9点37分被触发。作案人员随后通过升降机从窗户逃离,并于9点38分骑着摩托车逃走。
法国内政部长努内兹当天表示,这起案件是一场“重大持械抢劫案”。嫌犯“利用升降吊篮从外部进入卢浮宫”,行动持续约七分钟。他透露,作案人员共有“三至四人”,显然“是一伙事先踩点、经验老到、行动极快的团伙”,并宣布巴黎警察局各核心刑侦部门已投入行动。
巴黎检察院检察官洛尔·贝屈奥和记者说,嫌犯共有四人,其中两人身穿工人装及黄色反光背心伪装成实施工程人员,乘升降吊篮进入博物馆;另外两人各自驾驶摩托车接应。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两台切割机、一具喷灯、一些汽油、手套、一部对讲机以及一条毯子。嫌犯疑似从塞纳河一侧施工区进入建筑后,使用切割工具打开展厅玻璃,进入阿波罗画廊盗走珠宝。
巴黎检察院宣布,案件已以“有组织团伙盗窃”和“为实施犯罪而结伙作案”罪名立案调查。案件由巴黎司法警察局重案组负责侦办,并由中央文物走私打击办公室协助。检方补充说,目前被盗损失仍在评估中,调查正在进行。
马克龙当晚在社会化媒体发文,承诺追回文物并将作案者绳之以法,称“各地正竭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他说,法国于今年1月启动“卢浮宫新复兴”方案,这中间还包括加强安保措施,“它将确保构成我们记忆和文化的(遗产)得到保存保护”。
法国爱丽舍宫表示,总统马克龙自当天早上起与内政部长努内兹和文化部长达蒂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两人正实时向总统通报案情。
一些游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这次盗抢事件的发生表示震惊和没办法理解,纷纷对卢浮宫安保系统提出质疑。
游客莫妮卡认为,通常在进入博物馆后,每个房间都会有一个工作人员看守,但让她感到震惊的是,那里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游客阿德姆也认为,通常情况下,每个展厅里应该都有一个保安以及警报和安保措施,但现在看起来太容易了,盗抢就在大马路旁边发生了。游客王金娅专程从英国来巴黎旅游,她说:“我特别震惊,没想到卢浮宫竟然会被盗。”
当天,法国多名政界人士对这一事件予以谴责。内政部长洛朗·努内兹在社会化媒体发文称,“攻击卢浮宫,就是攻击我们的历史和遗产”,这一行为“不可接受”。极右翼政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在社会化媒体发文说,这场抢劫“对我们的祖国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耻辱”。
法国媒体回顾,卢浮宫上一次记录在案的失窃事件发生在1998年,当时法国画家卡米耶·柯罗的一幅画作在白天被盗,至今仍未找回。更早的1911年,《蒙娜丽莎》也曾被一名意大利裱画工人盗走,该画三年后才被追回。
作为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的博物馆,卢浮宫安保措施严格。因此,19日案发时的安保情况成为关注焦点。
按照检察官贝屈奥的说法,卢浮宫的警报系统当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保安人员是否听到了警报”以及“警报是否在发生劫案的展厅内响起”仍存疑。
外媒报道,曾有卢浮宫工作人员抱怨,游客量太大,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给安保带来了压力。博物馆员工6月还因此举行罢工。工会说,游客太多,展厅也多,但安保人员太少。加之博物馆周边还有施工区、货运通道等,安全风险点较多。
报道说,像《蒙娜丽莎》这样的藏品安保措施非常严密。但19日的案件说明,卢浮宫内3.3万多件藏品的保护的方法并不是铁板一块。
案件中,嫌疑人自带升降梯,并借此从卢浮宫外墙进入室内。这也暴露出一个明显的安全漏洞,这种机械装置竟能未经安检就进入博物馆区域?
法国文化部长达蒂表示,有组织犯罪现在瞄准了艺术品,博物馆成为目标。达蒂对卢浮宫工作人员的反应和专业精神表示感谢,并指出,在总统马克龙年初宣布的“卢浮宫新文艺复兴计划”框架下,博物馆正在部署新的安保体系,包括:新一代监控摄像系统;周界入侵检测系统;新的中央安保指挥中心。
卢浮宫劫案引发法国社会对博物馆安全的广泛关注。卢浮宫馆长劳伦斯·德卡19日傍晚在一封写给员工的内部信中披露,卢浮宫早在案件发生前就已要求巴黎警察局开展专项安保评估,相关评估报告近日已由警方提交。
9月17日,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盗,展出的自然金块标本失窃,价值约70万美元。
事发时,卢浮宫刚刚开馆不久。馆方在确认异常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馆内游客和工作人员,并宣布当天闭馆。
法国文化部长达蒂当天也表示,赃物价值极高。她确认“在嫌犯逃离时遗落的一件珠宝已被找回”。
随后,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援引接近调查的消息人士报道称,被找回的珠宝是第二帝国时期皇后欧仁妮的王冠。据悉,这件王冠上面镶有1354颗钻石、1136颗玫瑰形宝石和56颗祖母绿。
卢浮宫馆长劳伦斯·德卡19日傍晚在一封写给员工的内部信中披露,博物馆将根据评估结论进一步强化现有安保措施。她表示,这起案件的行动模式——迅速、精准且具有破坏性——表明博物馆正成为专业艺术品走私团伙的目标。
法国最大的拍卖公司之一、巴黎德鲁奥拍卖行总裁亚历山大·吉凯洛表示,犯罪分子最好能想到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主动归还这些珠宝,因为这些珠宝的名气太大,几乎完全没有办法销赃,即便他们试图拆解珠宝、单独出售。
吉凯洛将此次盗窃比作1911年的《蒙娜丽莎》失窃案,称当时的窃贼并未想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最终那幅画竟被他藏在了床底下。
吉凯洛还表示,由于官方尚未公布本案具体细节,目前难以对被盗珠宝做准确估价,但仅窃贼在逃跑时遗落的一顶“欧仁妮皇后后冠”可能就价值数千万欧元。他强调,这些被盗物品代表着法国的文化遗产,其价值根本没办法单纯用金钱来衡量。
10月20日,多位案发时在卢浮宫参观的中国游客向南都N视频记者讲述了现场情况。据一名中国游客回忆,事发后保安朝游客大喊快跑,还有持枪特警维持秩序,现场封锁了半个多小时后,游客被要求离开,其行程也被这起突发事件打乱。
韩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是案发当天上午第一批进入卢浮宫参观的游客。巴黎时间10月19日9点半左右,他在自由女神像展区,准备前往蒙娜丽莎展区参观时,遇到安保工作人员出面要求离开。“突然几个彪形大汉(保安)跑出来。这些保安都吓得够呛,一边朝我们跑过来,一边大喊‘赶快跑出去’。”
据韩先生回忆,场馆空间较大,当时他没有留意到有异常响动或特殊气味。其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游客们纷纷在馆内奔跑,身后还有安保工作人员。韩先生还表示,当游客集中到大厅后,他听到有工作人员猜测是抢劫案件。“持枪特警维持秩序,现场封锁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然后就让我们出来了。”
案发时也在卢浮宫内参观的中国游客余薇(化名)称,当大家到大厅后,工作人员还不确定是啥状况。“让我们先等了一会儿,去参观位于侧翼的其他展览。后来其他的展也被要求撤离,游客直接被紧急疏散出去了。”另一名中国游客王语淇(化名)也向南都记者证实,现场是逐步封锁的,“我们像一群羊被赶来赶去,然后莫名被赶出去了。”
韩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这起突发事件打乱了他的行程,其巴黎行是参加2025年巴黎国际汽车配件展览会,18日展会结束,19日前往参观。他是第一次参观卢浮宫,原计划参观维纳斯、自由女神像和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最主要的一个景点,结果没去成。”韩先生说,“我们从进去到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只能看‘九牛一毛’,还是比较遗憾的。”
●2008年,一伙窃贼闯入瑞士苏黎世的“比勒基金会”博物馆,盗走了价值1.6亿美元的4幅油画,分别出自梵高、塞尚、德加和莫奈之手。梵高与莫奈的作品很快被寻回,塞尚的画作2012年才被找到。
●2010年,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总价值达1.2亿欧元的5幅名画被盗,包括毕加索的《鸽子与豌豆》、马蒂斯的《田园曲》,以及莫迪利亚尼《持扇的女人》等。2017年,3名窃贼被捕,但称将5幅名作全部销毁。
●2012年,窃贼从荷兰鹿特丹的“康索现代艺术中心”盗走毕加索、马蒂斯、莫奈等艺术家的7幅画作,价值数千万欧元,下落不明。
●2012年,希腊国家美术馆3件艺术品遭窃,包括毕加索1939年创作的《女人头像》,以及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磨坊》。2021年,希腊警方宣布,这两幅作品被找到。
●2019年,德国东部德累斯顿的绿穹珍宝馆被盗,镶嵌着4300余颗钻石的珠宝失窃,估价超过1.1亿欧元。大部分珠宝后来被追回。
●2020年,梵高名作《春日花园》在出借给荷兰辛格·拉伦博物馆展出期间遭窃。2023年,荷兰警方宣布追回该画作。
卢浮宫阿波罗画廊是博物馆内最具象征意义的展厅之一,展出法国王室珠宝及“王冠钻石”系列。该画廊在2019年经过重新布展,新增专用展柜,将“王冠钻石”集中展示,使观众能够完整了解这批自17世纪起传承至今的珍贵收藏。
卢浮宫官网介绍,现展出的珠宝包括“摄政王钻石”“桑西钻石”和粉色钻石“奥坦丝”等知名宝石,以及与皇后欧仁妮、玛丽-路易丝等相关的套饰。
